毕业的时候,星雨因为专业成绩第一而且拿过“天衣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就业上有很多的选择:造船厂、结构厂、机械制造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天然气建设公司、核电站……

最后她选了一个在行业内并不是太出名的“江州发电设备厂”,只因为它在江州市。

那里有她想上却没有上成的大学、有二十一年没见过面的母亲、还有经常和她在网上聊天的原木——他渐渐顶替了秋喜的位置,变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距离报到上班还有一周的时候,潘星奎让星雨回一趟石淙,双抢开始了,父亲又病了,家里需要帮忙。

住校这三年除了学习辛苦、打工劳累之外,可以说是星雨精神最轻松的一段时间。

哥嫂忙着卖菜,不到周末几乎不见面。就算是周末也经常不在家,所以星雨必须去租屋帮忙家务和看孩子。菜要做好整整一周,用十个饭盒分中晚餐装好码齐堆在冰箱里。洗全家的衣服被单枕套,没有洗衣机,纯粹手洗。照顾两个侄女,辅导作业,讲故事哄睡陪玩游戏。

星雨打工挣到的钱加上奖学金勉强够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十分紧张。实在不够,除了节衣缩食,她也会伸手向哥哥要一点,他们会酌情给个五十、一百,但每次都是一顿斥责,说她乱花钱不知生活的艰难。

回到石淙,闻到一股浓郁的乡土之气,星雨意识到她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

山坡上的土屋更破了,墙壁上豁开一个大口,中间胡乱塞了几块石头。家中无人打扫,到处是混着鸡粪的灰土。父亲照旧躺在床上,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哼哼唧唧。用来挡尘的蚊帐满是蛛网,身上包着的布毯多年未洗,已经变成了一团黑色。

放下行李,星雨立即去挑水,把家里家外收拾了一遍。等她回到厨房时,发现萧金桂在灶前吹火做饭,灶台上还放着一条大甲鱼。

她有点意外,一般只要自己在家,金桂是绝对不会下厨的,最多是站在一边指指点点。甲鱼这种东西在农村不算稀罕也是大菜,在村子里一般是坐月子的女人才有资格吃。

她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这三年哥嫂在远阳卖菜,家里的事基本上就交给了嫂子的哥哥萧有田——一个三十七岁的老光棍——来打理。麻烦人家这么久,总是要谢的。

当年潘星奎想娶萧金桂,家里给不起彩礼,萧家死活不愿意。潘德庆嫌金桂有哮喘,怕她活不长,也不大愿意。可是金桂一眼就相上了星奎,说他长得有排场,个子又高,不惜把生米做成熟饭。无奈之下,萧家只好同意了这门亲事,但心中一堆怨言。

这事的直接后果就是萧有田因为缺钱一直没娶上媳妇。好在兄妹俩感情不错,金桂有事喊哥哥帮忙总是有求必应,潘星奎对他也很客气。后来金桂的父母相继去世,家中愈发破败,萧有田的婚事就更无人问津了。看着哥哥越来越老,金桂心中有愧,总想拉他一把。

“星雨,”金桂吩咐说,“过来把甲鱼烫一下。”

“嗯。”她把甲鱼倒进铁锅,拧开水瓶往里倒水,“阿嫂,清炖还是红烧?”

“红烧吧,你田哥口味重。”

“我去剥蒜。”蒜就放在窗台上,她伸手正要去拿,金桂忽然道,“跟你说个事儿——”

她的身子下意识地震了一下,转过身来。

“萧有田喜欢你,向你哥提亲了。”

她呆住:“可我马上就要去江州了呀。”

“知道。你找到工作了。”金桂半笑着接过蒜头,“说到这个,你哥还挺生气的。这么大的事儿也不跟家里商量就定了?好歹我们也把你拉扯到这么大。潘文汇说,要你的单位很多,在咱们省就有好几个,工资给得也高。你不用那么急着定下来,还可以再挑挑。马上要嫁人了,就别去那么远了,家里也需要你照应呀。田哥说如果你的工作定了,他愿意跟你一起去。男人嘛在城里找工很容易的,而且——”

不等她说完,星雨冷冷打断:“我不同意。”

金桂的笑容瞬间蒸发:“哟,这事儿可由不得你!你爸你哥都答应了。两家亲上作亲,多好的事。我哥的为人你还不知?老实忠厚没脾气。条件呢也不算差:我爸妈留下的那些田,都是他在种。老屋也是他一个人住。砖和水泥板也差不多买齐了,再攒攒就够盖新房了。星雨啊,这几年我们仨都不在石淙,咱爸又不靠谱,家里的事儿都是田哥在操持。要不是看在你的份上,谁会出这么大的力气、帮这么大的忙?再说,他对你也挺好的呀。记得不,你小时候骨折,在他家住了一年多,吃喝拉撒都是他照顾的,亲妈都不如他上心……”

一想到萧有田那张仓鼠般鼓鼓囊囊的脸以及他做过的那些恶心事,她只觉浑身窒息如受针扎,不自觉地打了一个激灵。

“而且他说——”金桂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眉头一挑,“你已经是他的人了?”

说罢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她的反应。见她脸色煞白好像被摄了魂,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