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青云剑经》有个‘经’字,就说明此法艰深玄奥。其中最精妙之处就是吐纳法力蕴养剑意,最终达到以神御剑的境界。

相比之下,清风剑法就是一些招式,既没有观想之法,更没有吐纳法力、蕴养剑意。

也就是仗着风月宝鉴加持,清风剑法能不断向上进步。

他在剑法上又有些天赋,这才达到剑法圆满境界。

但他并没有运转法力转化剑气之法,能克敌制胜全凭剑意精妙和青莲飞虹剑之威。

青云剑经则能蕴养剑气,以剑器催发剑气则有无匹威能。

云秋水能轻破水玉樱,就是他修炼是完整太微飞仙剑经,有专门运转法力的法门,能够催发剑气融合剑意,把手中灵剑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青云剑经同样有着有着完整修炼之法,这也是此经最高妙之处。

高贤有大五行经作为根本秘法,转修青云剑经,他十年苦修就要废了大半。少了五行之力的驾驭,他各种神通法术也会威力大减。

青云剑经在层次比大罗化神经还逊色一筹,高贤连大罗化神经都不选,更不可能选青云剑经作为主修秘法。

好在他有大罗化神分身法,可以通过大罗梵气转化为青云剑气,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感悟青云剑经过程中,高贤突然生出明悟,对于清风剑法有了更深理解。

清风剑法达到宗师圆满境界,不论怎么修炼都无法向上提升。

参悟清风剑法源头青云剑经,让他不知不觉突破了清风剑法极限。

众多清风剑法招式蕴藏剑意,也自然呈现出来,和他所学会青云剑经,慢慢交融到一起。

清风剑法本就源自青云剑经,高贤心有明悟,让两者自然交融。

等高贤睁开眼睛,他感觉到所学青云剑经已经有了微妙变化。

打开风月宝鉴,就看到正面多了一门秘法。

风云剑经:风云为剑,风生千变万化,云藏雨雪雷电。(48551/50000入门)

高贤有点意外,青云剑经居然变成了风云剑经,想来是他对于清风剑法有着超绝造诣,故此融合了青云剑经的一部分神髓,转化成了《风云剑经》。

用风云剑经对照《青云剑经》在修行之法上几乎一样,只是剑意层面以风云两门为根基,演化雨雪雷电四门变化。

总体来说,就是把他清风剑法融入青云剑经,做了一部分取舍和些许改变,让这部剑经更为契合他。

高贤对这个变化还算满意,风云剑经算是为他量身订制的剑经。

能如此轻易创造出风云剑经,想来也是得益于风月宝鉴,才能把两门剑法轻易整合到一起。

否则,他在清风剑法上造诣虽高,也不足以对青云剑经进行改动。毕竟两者层次上差距巨大。

就像大罗化神经能轻易和分身术融合,都是风月宝鉴的功劳,和他几乎没关系。

又如乾坤轮和阴阳天轮融合,都是风月宝鉴帮他统合。

从融合效果来看,两门秘法都获得明显提升,而且,可以用人道灵光加点。

让他遗憾的是,风云剑经还是在正面,并不能加点。这门剑法升级需要大量经验,靠着他苦修不知要练到什么时候。

好在小洞天里有宗门前辈留下的心得经验,能让他迅速进步,节省大量修炼时间。

九十七个经验包,风云剑经从入门直接刷到了专家层次。

从宗门前辈留下经验来看,他们修炼青云剑经也是有所取舍,很少有人会把雨雪雷电四门剑意尽数练成,一般都会选择最契合自身两三门剑意刻苦修炼。

可惜,一群前辈都是止步于金丹,没人能证道元婴。很显然,那位创造清风剑经的前辈,并没有在此处留下神识。

这也正常,毕竟在过去几千年间,宗门好像就出过寥寥几位元婴真君。

吸收了众多宗门前辈心得经验,高贤明显感觉自己剑法大进,就是没有什么参照物,也不知道具体进步有多大。

以云秋水为标准的话,应该勉强达到了同一层次。

不过,云秋水快结丹了,剑法必然更上一层。只怕又会拉开距离。

高贤心里安慰自己,不是他天赋不行,实在是太微飞仙剑经比青云剑经厉害太多,紫霄云光剑也厉害,他比不过云秋水很正常。

再说了,云秋水是好朋友,没必要比较。

一百天眨眼即过,云清玄准时过来接他。

出了藏经殿,云清玄正要告辞离开,高贤却突然叫住她。

“师兄,我这有个东西,麻烦你帮我看看。”

斩杀妖猴得来的灵果,高贤一直留在手里。

进入青云宗后,他一直很懈怠,也没心思管这些。

直到这次出门遇到金丹魔修,高贤意识到青云宗也没那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