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想要了解一个人太过简单,无非是对的人,和足够的钱。

杨又清果断选择了后者,这本来就是他一个人的计划,他不想再搭上什么人。

从大三开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接外拍的单子,他也算是小有积蓄。就是要解散工作室时遇到了一些阻力,杨又清找到了以前的同行,把工作室剩下的人全都介绍了过去,那些和他共事了好几年的同学很不理解,好端端的就要放弃现下的一切,偏偏要回老家。

杨又清租了一间套二的房子,就在丁杉父母现居的那个小区。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离他们近一点,希望自己能有帮上忙的地方。

决定做的太仓促,房间里什么也没有,他想着还是要抽空回去把东西都搬过来。

父母的电话却在这个时候打了过来,“又清,我们听说你把工作室解散了?”

“是,爸妈,事情有点复杂,我要在B城留一段时间。”杨又清力求言简意赅。

“行,你自己做决定之前要先考虑好结果。对了,听你同事说你走的匆忙,你妈收拾了些衣服到时候你发个地址过来,我们给你寄过来。”

“好,谢谢爸妈。”

电话挂断,杨又清躺在房间孤零零的床垫上,想着还是要添置些东西,起身拿了手机准备出门。

第二个电话不合时宜的打了进来,托人调查的事情有了些眉目。杨又清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咖啡馆,他给自己点了一杯拿铁,直到有人自顾自地坐在了他的对面,递给他一包文件袋。

“喝咖啡吗?”

“不了,我只负责把资料给你。对了,你要这个想做什么?”

杨又清抬头瞥了这个人一眼,“怎么,拿钱办事话还这么多。”

“没有,只是好奇”说话的人摘下了帽子,继续说道,“顺道给你提个醒,毕竟是未成年。”

“谢谢,不过我的事情我自己有数。”说完,又递过去一叠钱,拿着文件袋离开了咖啡馆。

没买任何东西,杨又清回了租的房子。迫不及待的打开,是这起案子的案卷资料,和这伙女生的校园现实表现。他简单理了理,是丁杉在那天夜里偶然撞见了一起长期性的校园暴力事件,因为她的介入这次欺凌被制止住了,但一群对生命和法律毫无敬畏之心的初中生为了充面子却拿出了匕首,丁杉喊了增援但那个女生当时已经刺了过来。见事情闹大,所有人都跑开了。

杨又清一瞬间代入了那个场景,就觉得没办法原谅这一切,无论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都不能因为是未成年人而减轻刑责,他没法相信她们的后悔与愧疚,他如今只相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不止她们,还有她们的家人。

到了饭点,杨又清从头脑风暴中清醒过来,决定就在附近找点吃的。正在纠结时,就看到前面围着一群人,他本不想凑这个热闹,却听着有人说“还是别扶了,打个120就够了”,立马扎进人堆里,果然是熟人。

他立马打了120,把丁杉父亲扶起来。医护人员到的很快,他跟着一起上了救护车。面对医生的提问,一问三不知的杨又清有一些尴尬,解释道“我不是家属”。

到了医院,杨又清跑上跑下的挂号缴费。他想着,总算是能做点什么,不然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什么能填满。

没过好一会儿丁杉父亲就醒了,看到守在病床前的杨又清急忙道谢。

杨又清倒了一杯水递给他,“叔叔,您别客气,我和丁杉是朋友”,“还有,阿姨刚刚打了几个电话,我怕她担心,就简单说了下情况。我让她别过来了,您这会要回一个给她吗?”

杨又清离开了病房,留给他们一点对话的空间。十月的末尾,空气开始带有些许凉意,他摸了摸口袋,发现没有带烟,朝病房望了一眼,看到丁杉父亲还在打电话,决定下楼去买包烟。

医院里就有一个小卖部,杨又清拿了一包南京,找了一个步行道上的长椅,坐下来点了一支烟。他觉得有些头痛,一想到两个老人以后的生活,脑子就完全没办法运转,全是铺天盖地的恨意,从小到大学的道德与底线,他什么都不想顾了,只恨不得能亲手报仇。

把杨又清从沉思中拉回来的是电话铃声,看了一眼是陌生号码,再看归属地是省内,他划向了接听,“你好,我是杨又清。”

“小杨,我是丁杉的妈妈。你现在还在医院吗,我给你们带了晚饭过来。”

杨又清站起来,摁灭了烟,“阿姨,我在,我来门口接您。”

无论怎样,日子总是一日三餐,在计划完成之前,他想陪着她的家人好好的过下去。